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22日發佈的《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》顯示,全國203個地市級行政4778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,接近六成監測結果為較差和極差級。
  在第45個世界地球日發佈的這一公報稱,2013年全國203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工作,監測點總數為4778個,其中國家級監測點800個。依據《地下水質量標準》(GB/T14848-93),綜合評價結果為水質呈優良級的監測點為498個,占全部監測點的10.4%;水質呈良好級的監測點為1287個,占26.9%; 水質呈較好級的監測點為148個,占3.1%;水質呈較差級的監測點為2095個,占43.9%;水質呈極差級的監測點為750個,占15.7%。主要超標組分為總硬度、鐵、錳、溶解性總固體、“三氮”(亞硝酸鹽氮、硝酸鹽氮和銨氮)、硫酸鹽、氟化物、氯化物等,個別監測點存在重(類)金屬鉛、六價鉻、砷等超標現象。
  與上年比較,有連續監測數據的水質監測點總數為4196個,分佈在185個城市,其中水質綜合變化呈穩定趨勢的監測點有2795個,占監測點總數的66.6%;呈變好趨勢的 監 測 點 有647個,占15.4%; 呈變差趨勢的監測點有754個,占18.0%。總體來看,2013年度在全國有連續監測數據的水質監測點中,地下水水質綜合變化趨勢以穩定為主,呈變好趨勢和變差趨勢的監測點比例相當。
  近八成河口海灣“亞健康和不健康”
 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2014年世界地球日發佈的《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》指出,目前我國海洋環境狀況總體較好,但河口、海灣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,77%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。
  由國土資源部發佈的這一公報說,2013年,我國海洋環境狀況總體較好。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占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的95%,海洋沉積物質量良好。
  公報指出,我國海洋陸源排污壓力巨大,陸源入海排污口達標排放率依然較低。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嚴重,15%近岸海域水質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,約1.8萬平方公裡海域呈重度富營養化狀態。77%實施監測的河口、海灣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處於亞健康不健康狀態。海洋環境災害仍呈多發態勢。蓬萊19-3油田溢油事故和大連新港“7·16”油污染事件對鄰近海域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依然存在。  (原標題:全國地下水質近六成為“差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m44dvpb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